部队出现肩部分离(即前锋、中军、大营位置脱节)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武将攻击距离配置不当导致的。咱们要注意每个武将的攻击距离属性,比如骑兵通常攻击距离较短,弓兵较远。如果前锋位放了个攻击距离只有1的武将,而中军位置放攻击距离2的武将,就会出现前锋打不到敌人,中军只能打到敌方前锋的尴尬局面。这时候咱们的队伍就像肩膀脱臼一样,前后完全使不上劲儿。

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重新调整武将站位。记住一个原则:攻击距离短的武将放前排,攻击距离长的放后排。比如把攻击距离3的弓兵放在大营位置,攻击距离2的放在中军,攻击距离1的放前锋。这样整支队伍就能像完好的肩膀一样协调运作,每个武将都能有效输出。别忘了还要考虑兵种克制关系,骑兵克弓兵,弓兵克步兵,步兵克骑兵,这个循环关系也会影响实际战斗效果。
战法搭配也会影响部队的肩部连接效果。指挥类战法是最先触发的,比如吕蒙的战法在准备阶段就生效,这类战法相当于给队伍装上了关节固定器。主动战法其次触发,追击战法最后生效。如果咱们给关银屏带追击战法就完全浪费了,因为她根本没有普通攻击。同样马超带主动战法也是白搭,这家伙压根不会放主动技能。把这些细节搞明白,咱们的队伍才能像灵活的手臂一样收放自如。

部队cost值分配也是个需要注意的点。每支部队都有总cost上限,咱们搭配时要确保三个武将的cost之和不超过这个上限。有些小伙伴为了追求高cost武将,硬把三个五星将塞进一队,结果cost超标导致无法配置。这就好比给肩膀绑了太重的沙袋,反而影响灵活性。建议新手期先用低cost武将过渡,等统帅厅升级后再考虑高cost组合。

遇到肩部分离问题别急着换将,先检查现有配置。很多时候调整下站位或战法就能解决问题。毕竟每个武将都有其独特价值,就像肩膀的每个关节都有重要作用。多观察战报,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前锋扛不住还是输出不够,对症下药才能让咱们的队伍恢复最佳状态。率土之滨最有趣的地方就是通过不断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搭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