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世界中让村民自动种地需要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可耕种的农田、职业为农民的村民以及足够的种子供应。玩家首先需要使用锄头将草地或泥土块转化为耕地,确保耕地附近有水源保持湿润状态以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农田规模建议控制在9x9方格以内,中心放置一格水源即可覆盖全部耕地。农民村民会主动收集成熟作物并重新播种,但需要玩家提供初始种子库存。
农民村民的识别特征是棕色长袍外观,可通过与未就业村民共享堆肥桶来强制转化职业。当玩家向农民交易过农作物后,该村民会永久保留农民职业。1.14版本后村民需要拥有对应职业的工作站点方块,因此务必在农田附近放置堆肥桶。村民的种植行为完全自动化,但需要确保其活动范围内存在有效床位,否则可能中断耕作活动。夜间照明设施能防止敌对生物干扰耕作。
种子获取可通过破坏草丛获得小麦种子,或与农民村民交易获取其他作物种子。成熟作物被采摘后,农民会立即补种相同作物,因此玩家需要预先提供至少8组种子确保持续运作。特殊情况下,若村民未能及时播种,可能是库存已满或路径受阻,需检查其物品栏和移动路径。利用漏斗矿车系统可自动收集农民收获的多余作物,实现全自动化农场运作。
农田防护措施包括建造2格高围墙防止僵尸入侵,顶部需加盖方块阻挡蜘蛛攀爬。在基岩版中,必须确保耕地与村民脚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否则会出现路径计算错误。光照强度需维持在8以上防止敌对生物生成,同时促进作物生长。多人服务器中建议使用命名牌标记农民村民,避免意外消失。通过繁殖系统可扩大农民数量,每新增1个农民需要对应增加1张未被认领的床。
进阶技巧包括利用侦测器与活塞实现自动收割,或通过村民共享食物机制设计高效作物收集系统。1.18版本后作物生长速度与生物群系相关,沙漠地带需要额外灌溉。故障排查时重点检查三个要素:农民是否拥有职业、耕地是否湿润、种子库存是否充足。最后提醒玩家定期收获成熟作物避免自然消失,同时保留部分种子维持循环种植。这些机制组合运用可建立永久运转的自动化农业生产体系。